您的位置: 公示公告

兴安广播电视台社会责任报告

来源:兴安广播电视台 作者:兴安广播电视台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3日

兴安广播电视台社会责任报告

2022年度)

  

一、前言……………………………………………………2

二、政治责任………………………………………………7

三、阵地建设责任…………………………………………9

四、服务责任………………………………………………15

五、人文关怀责任…………………………………………16

六、文化责任………………………………………………19

七、安全责任………………………………………………19

八、道德责任………………………………………………20

九、保障权益责任…………………………………………21

十、合法经营责任…………………………………………22

十一、后记…………………………………………………23

一、前 言

1.媒体概况

   198010月,兴安人民广播电台、兴安电视台随着兴安盟的复建而建立,发展分为6个阶段:第1阶段是198010—19916月一处两台(盟广播电视处、兴安人民广播电台、兴安电视台)合署办公。第2阶段是19916—20011月,台处分设,兴安电视台、兴安广播电台人、财、物相对独立,两台隶属盟广播电视处领导。第3阶段是20011月,同驻乌兰浩特市的兴安盟、科右前旗和乌兰浩特市三家电视台进行了合并,同年8月份原兴安有线电视台部分人员又划归兴安电视台,合并划归后的兴安电视台隶属兴安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领导。第4阶段是201110——20121月,按照国家、自治区、盟委有关文件精神,兴安人民广播电台和兴安电视台合并组建为兴安盟广播电视台,呼号为兴安广播电视台。第5阶段是20127——20194月,经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兴安广播电视台为正处级事业单位,隶属兴安盟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局领导。第6阶段是20191月至20212月,兴安广播电视台和局机关部门、微波站、农广办、电影管理站等单位转隶至盟委宣传部。第6阶段是20212月至今归属兴安盟行政公署直管。在几代广电人的不懈奋斗和共同努力下,经过近40多年的不断发展,兴安广播电视台现有新闻综合频道、文化旅游频道、影视娱乐频道、蒙古语电视中心、汉语综合广播、交通之声、旅游之声、蒙古语综合广播、综合保障中心等4个频道、4个频率和1个中心共9个单元,为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有职工377人,其中在编212人、招聘81人、派遣22人、公益岗33人、退伍军人援助岗22人、雇佣7人。

图片1

兴安广播电视台全貌(20227月)

2.社会责任理念

   兴安广播电视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不断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图片2

2022719日记者李颖、于伟利拍摄“央媒转文风 大美兴安行” 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图片3

202291日记者李颖、苏雅拉在地下110米拍摄引绰济辽工程全线5TBM全部进入第二掘进段施工

图片4

扎赉特旗绰勒银珠米业,采访兴安盟大米产业链条发展情况(2022年)

图片5

乌兰浩特市万达广场,新年伊始盟消防组织救援演练,提升消防救援能力,护卫百姓平安(2022年)

3.获奖情况

   我台作品《听党话 感党恩 跟党走 奋斗百年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刺绣脱贫 开拓一条新路》荣获“第三十届内蒙古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又到候鸟迁徙时》第三十届内蒙古新闻奖二等奖,作品 《从“红船”到“红城”》第三十届内蒙古新闻奖二等奖。

   我台荣获2021年度“学习强国”内蒙古学习平台优秀通讯站荣誉称号。

图片6

二、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

   兴安广播电视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围绕盟委行署中心工作,按照盟委宣传部统一部署要求,高质量地完成了全年的宣传报道,新闻报道策划科学、质量提升明显,内外宣齐发力,形成了较好的宣传声势。

2.舆论引导

   今年以来,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喜迎二十大、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优化营商环境、全域旅游、重大项目建设等主题,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喜迎二十大》《聚焦二十大》《二十大时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推进“两个打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乡村 推动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精细化管出城市幸福感》等60余个新闻专栏上发力,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高质量完成。我台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累计播发新闻稿件9000余条,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播发新闻稿件600余条,在中央级媒体播发新闻稿件40余条。做到重大主题、重要时间节点在上级媒体有兴安盟声音。

3.舆论监督

1)批评性报道。健全舆论监督的选题论证、审稿把关、反馈报道、纠错更正、激励约束和接受社会监督等制度,严格规范工作程序,认真履行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社会责任。

2)调查性报道。《百姓新闻眼》推出调查性、监督性报道,在百姓和政府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反映问题解决率90%以上,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声”。

图片7

不负青春 逐梦高考 ——高考首日记者现场直击(20226月)

4.对外传播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发稿196条,其中,内蒙古平台采用169条,全国主平台采用27条。“学习强国”周标兵与主播一起诵读经典活动,已录制播出77150余条诵读视频。

三、阵地建设责任

1.融媒体矩阵

   建设“两微一端”。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构建起“广、电、网、微、端”五位一体的现代传播旗舰,形成了具有线上线下全覆盖能力的传播新业态。加快建设主流广电、精品广电、智慧广电、惠民广电、高效广电,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开通了兴安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快手号、视频号、B站号以及各个频道频率的微信公众号;开办了“兴安智慧手机台”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以全媒体思维建设生产融媒体产品,工作整体向移动端延伸。

2.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全体采编人员深化融媒思维,把工作整体向移动端延伸,转变工作思维及方式方法,努力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变革。“兴安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及时按照上级宣传指令做好转载转发工作,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转载转发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中央主流媒体重点稿件及推出的专题专栏报道。及时准确权威地将党的二十大新闻要点呈现在全盟广大人民群众面前,营造了喜庆热烈、团结奋进、凝心聚力的良好舆论氛围。

   同时,逐步增加兴安盟本地内容和原创自采内容,通过长图、短视频、动漫等形式讲解惠民政策、法律法规,充分利用线上互动、答题、展播、征集等形式,时政民生统筹兼顾,不断提高关注度,累计发布链接4365余条。

图片8图片9

   “兴安广播电视台”抖音号,发布短视频3190条,其中爆款产品《男子在健身房拉练》播放量695.1万;《男子写毛笔字》网友点赞播放量802.1万;《两位八旬奶奶相约吃饭》浏览451万、点赞6.1万;《回家过端午》浏览458万、点赞4.1万;《男生百米冲刺》浏览160万、点赞3100。“兴安广播电视台”视频号2022年发布短视频1154个,其中原创作品占比85%以上,推出原创“主播说”系列短视频,在各类节日节点策划推出原创短视频,如警察节、护士节、消费者权益日等,得到广泛关注。持续推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短视频100余个,通过采访各行各业和社会各阶层人士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表达群众心声,展现幸福生活。

图片10

快手号“兴安广播电视台”开设于202012月,粉丝量8.9万。与抖音号同步发布,单条最高观看量540万。

图片11

   兴安广播电视台网站包含新闻综合、广播点播、视频栏目、文化旅游等页面。目前主页日常发布更新内容为盟委宣传部、网信办下达的各项任务指令。

   同时,我台积极对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新华社现场云、新浪微博、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等60余家区级以上媒体,积极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同步宣传。

四、服务责任

1.政策信息服务。充分调动移动字幕、口播、宣传片、H5、短视频等多重手段,及时准确播发政务信息、惠民政策等。抗疫期间,电视3个频道第一时间为市民提供快速、权威的官方平台,有效地遏制谣言、传播真相。

2.生活信息服务。《新闻零距离》《百姓新闻眼》等栏目立足民生新闻,报道千余篇。交通广播设置信息类节目,每天播出交通、路况、气象等信息,方便市民出行。

图片12

3.公益活动

   在各频道频率安排制作播出疫情防控、民族团结、安全生产、反对浪费节约风尚、扫黄打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城创卫、普法宣传、市域治理等公益广告300余条,累计播出2万余次。

20229月,我台荣获国家级2021年度公益广告优秀传播机构的殊荣。

五、人文关怀责任

   为切实加强人社政策的宣传、解读、落实工作,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人社政策、知晓人社政策、用好人社政策,兴安广播电视台与兴安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倾心打造一档全新直播栏目《人社直通车》。

  栏目推出对话访谈类节目“今日关注”、政策解读类板块“人社发布”和解答互动类节目“周周问”,依托传统电视媒体及新媒体平台,以政策解读、访谈交流、答疑释惑等形式,定期向社会发布人社政策,解答群众关切的问题。

   栏目每月播出一期,每晚8点在影视娱乐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同时新闻综合频道于周五、周六重播。栏目邀请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业务骨干、专家学者、服务对象等作为嘉宾,通过主持人和嘉宾的对话交流,解读兴安盟人社新政策,倾听服务对象心声,促进人社政策红利充分释放。首期节目聚焦疫情下助企纾困,就社保费缓缴条件范围、经办服务等大家关心的问题,邀请人社局领导在演播室访谈交流。通过一桩桩群众“急难愁盼”事情的切实解决的真实案例,彰显着人社为人民的决心和导向,推动着人社温度和民生热度同频共振。也通过电视节目架起一座沟通交流的平台及时回应和解答企业群众关注的人社政策落实落地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图片13

图片14

图片15

六、文化责任

   兴安广播电视台积极发挥新闻舆论宣传阵地优势,弘扬主旋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普及科学知识,为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提供舆论支持。在弘扬红色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是一种重要资源。兴安广播电视台坚持把红色文化融入新闻宣传工作以文化人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2022年,我台所属各平台播发了一批传承红色文化的优秀新闻作品,用生动感人的报道,传递浓浓爱国情,弘扬优良家风,将家与国相连,增进家国认同。

七、安全责任

关于安全播出方面

一是落实主体责任。我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台党组切实履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执行“稿件三审制”“重播重审制”等制度,建立应急预案,与各频道频率总监、综合保障中心主任签订意识形态安全责任状,层层落实意识形态安全责任,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二是严防潜在风险关。持续加强对编辑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全力打造让党放心的广播电视宣传队伍。不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干部职工交往交流交融;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做好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努力推动兴安广播电视台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严把安全播出关。完善机房管理、设备检查、应急预案等常态机制,除正常检修外,在非播出时间定期对录音间、演播室和台内调频发射机检修保养,及时发现排查安播隐患,确保节目播出安全。圆满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安全播出工作。广播方面,播出4个频率节目26455小时,转播内蒙汉语新闻广播6628小时,转播中国之声广播6752.5小时。电视方面,安全传输本台3套自办节目18758.5小时;四个无线发射频道共计安全播出23893小时。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

1)坚持新闻真实性。认真核实新闻信息来源,确保新闻要素及情节准确。报道新闻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事实,不摆布采访报道对象,禁止虚构或制造新闻。摘转其他媒体的报道把好事实关,不播出违反科学和生活常识的内容。

2)杜绝有偿新闻行为。严格执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要求新闻采编人员不得利用采编报道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接受采访对象的宴请和馈赠,不得向采访报道对象或利害关系人索取财物和其他利益,不得从事与职业有关的有偿中介活动。

3)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采编人员行为规范》,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维护社会公序良俗,接受社会监督,社会反响良好。

4)尊重原创保护版权。将版权保护工作贯穿节目规划、生产播出、采购合作、经营开发、传新融合全流程。提高全台员工的版权意识,规范节目传播秩序,加强版权保护和品牌维护工作。

2.维护社会公德

维护公序良俗,弘扬社会正气,讴歌美好心灵。全年制作《我爸妈是党员》《初心不改 旗帜飘扬》等抗疫宣传片,宣传效果显著。加大对“垃圾分类”“创城”等公益广告的播发力度。

3.接受社会监督

1)采访出示新闻记者证。兴安广播电视台各战线记者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获取新闻素材,新闻采访时出示有效的新闻记者证。

2)接受群众举报投诉。规范新闻从业者的采编行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质疑和投诉积极调查,给予正面回应,保障群众依法举报投诉的渠道畅通。

九、保障权益责任

1.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1)支持保护正常采编行为。为所属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活动提供必要保障,完善各项保障制度,保护新闻采编人员合法权益。

2)为受到侵害的采编人员进行申诉。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增强新闻采编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时为因采编行为受到人身侵害、打击报复的从业人员提供保护、声援和申诉等支持。

2.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1)依法签署劳动合同。为规范人员管理,依法与从业人员签署劳动合同,保障基本人身权利、工作条件等。

2)支付薪酬、缴纳“五险一金”。重视本单位新闻从业人员各项权益,依法为员工支付薪酬、缴纳“五险一金”,享有相应的福利待遇。

3)保障休假休息权利等。根据相关规定,结合兴安广播电视台实际,保障员工休假休息权利。

3.规范使用新闻记者证

1)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申领记者证的要求,及时为符合条件的采编人员申领新闻记者证。

2)按照《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已经离职、退休等采编人员的记者证进行及时收回。

4.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积极组织一线采编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广播电视创作培训班、播音员主持人培训班、广告法规培训、民法典培训等各类学习教育。

十、合法经营责任

关于经营行为方面

1.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按照《广告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执行广告三级审核制度。执行事前签订广告合同、事中广告三级审查、事后广告监听监看管理制度。责任明确落实到人,确保经营广告播发业务合法合规。

2.不播发违法违规广告。及时通报各类涉嫌违法的广告信息及相关管理规定,积极处理涉嫌违法广告,为涉嫌违法违规广告建立档案,凡此类广告坚决不予播出。

十一、后记

1.回应

针对2022年度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全面整改。一是整章建制,规范宣传管理。二是加强融媒体采编队伍建设,努力实施精品工程。三是加强顶层设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四是多方筹措资金,补齐技术设备短板,消除安播隐患。

2.不足

一是新闻宣传策划的质量不高。围绕贯彻落实“五大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主题,缺少系列深度策划,宣传阐释引导的及时性、思想性不够,在中央、自治区主流媒体发稿的分量和质量有待提高。

二是新媒体传播力不强。对标对表上级媒体,电视节目和短视频的拍摄制作水平上有差距,拍摄方式不够创新、新闻语言不够鲜活,在寻找共鸣点、增强感染力方面结合不够,缺少新媒体“爆款”产品。

3.改进

兴安广播电视台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盟委中心工作,聚焦使命任务,为全盟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一是提高策划水平。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找准二十大报告与我盟贯彻落实的结合点,从大处着眼、小处切入进行一体策划,透过业务看政治,深挖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创新举措和进展成效,推出更多“短、实、新”的报道。加强精准推送新闻。树立内宣为外宣服务的理念,与中央、自治区主要媒体对标对表,争取与上级媒体建立联合采访机制,精准推送我盟重要新闻,提高上镜率和发稿质量。

二是加大域牌宣传。按照自治区党委“把内蒙古形象立起来”工作要求和《兴安盟域牌形象塑造传播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在新闻等品牌节目中加大域牌宣传力度,同时谋划开办以推介域牌为主题的栏目,进一步解读阐释盟委决策部署,强化传播效应。

三是加快媒体融合。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在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上下功夫,把更多人转向新媒体,制作微视频、动新闻、宣传海报、图解等新媒体产品,突出年轻态、生动化表达,增强宣传报道的到达率和感染力。

四是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五是夯实意识形态阵地。全面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统筹抓好内容安全、播出安全、网络安全、阵地安全、设施安全、生产安全。强化底线思维,打牢安全播出基础,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持续巩固拓展兴安广播电视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 址: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兴安北大路 电话: 0482-3981782 传真: 0482-8414957 Email: w_s_y_xyz@126.com

兴安盟广播电视台主办 蒙ICP备2020004256视听 许可证号:3305011浏览量:

Copyright 2017 www.xingan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